您现在的位置: 深圳政协网首页 > 政协新闻

民生面对面:打造绿廊绿伞工程 提升慢行舒适度

来源:深圳特区报发布时间:2018-01-17

“夏天高温炎热,深圳部分人行道、自行车道和人行天桥缺少遮阳避雨设施,市民在户外走一圈就热出一身汗。我们呼吁深圳打造绿廊绿伞工程,实现公交站到楼宇的无缝衔接,提升市民慢行舒适度。”昨日下午,市政协常委王坚、农工党深圳市委生态环保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杨丽艳、市交委工作人员苗圃和刘琦做客本报“民生面对面”栏目,与网友畅谈深圳慢行系统建设愿景。

户外遮阳避雨设施未实现全覆盖

“公交站台、人行天桥、地下通道等慢行系统是市民经常走的地方,然而深圳慢行系统的舒适性设计明显不足。”王坚表示,以福田区为例,新洲路、滨河大道等道路均设置了有盖人行天桥,而益田路、北环大道,上下班高峰期人流量较大,但人行天桥并无遮盖设施。我市户外遮阳避雨设施未实现全覆盖,部分行道树绿化的遮阴效果较差,市民外出依然受到烈日或下雨天气的影响。

“在香港,市民从公交站地铁站出来后,有风雨连廊可以直通大厦,市民不用担心日晒雨淋。”杨丽艳表示,深圳慢行系统建设不均衡,其实我国古代建筑重视连廊建设,深圳在连廊设计时可多学习。

建议打造具有个性化的绿廊绿伞

如何提升慢行舒适度?王坚建议,我市应尽快更新和落实慢行系统的环境规划,由市城市管理局、规划部门、交通部门共同制定深圳市街道设计指南,编制工程蓝图和实施计划,并指导各级部门实施和落实。同时,还应明确绿廊和绿伞工程的产权职责,鼓励和引导住宅商业区自行改造。

“深圳可打造具有个性化特色的遮阴绿廊,将绿化种植和遮阴构筑物相结合建设遮阴绿廊,结合当地文化传统打造长廊特色。”杨丽艳说,绿阴长廊沿路可放置公共艺术作品、街头景观小品,合理设置座椅供行人休息,配备信息板等装置宣传资讯。

各部门将联动推进慢行系统建设

“去年下半年,市交委面向全社会开展深圳市风雨连廊概念设计作品有奖征集活动,共征集到200多幅优秀设计作品,为我市的风雨连廊建设提供了有利的素材。”苗圃表示,去年,市交委开展慢行系统综合整治提升工作,去年全年新建自行车道1.9万平方米,新建人行道2.3万平方米,天桥雨棚破损更换钢化玻璃近900平方米。

“随着共享单车的出现,市民开始回归到慢行时代,然而我市出现自行车骑行需求激增、自行车道空间不足等问题。市交委联合多个政府部门,将系统性改善市民出行舒适度。”刘琦表示,这包括标准化打造接驳地铁站、公交站等绿廊绿伞工程,加快推进深圳慢行系统网络建设。

“既要做好规划,也要抓好细节,让残障人士真正能实现无障碍出行。”苗圃说,根据慢行系统专项整治工作方案,我市将开展重点片区整治,进一步完善盲道、人行道及自行车道的维修保养提升工作。

编辑:唐娜